【4·7世界卫生日】清明时节话童康 中医药守护来帮忙
发布时间:
2025-04-06
来源:
中医科
清明时节,春意正浓,雨润万物,万物吐故纳新。随着春雨润物、阳气升发,儿童机体如同破土的幼苗蓬勃生长,却也面临温差多变、湿邪侵扰等自然界挑战。中医药作为传承千js3845金沙线路的健康锦囊妙计,在儿童保健领域形成了“治未病、调体质、促生长”的独特优势。值此节气交替之际,让我们共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寻找“防护伞”。
一、清明时节“风盛湿重”,易使儿童出现三大健康问题:食滞腹胀的消化失调、夜卧不安的肝火偏旺、鼻痒喷嚏的过敏反应。中医认为此时养生需把握三大原则:
1.健脾祛湿:推荐茯苓山药莲子粥(茯苓10g、山药20g、莲子15g、芡实15g),既祛体内湿气,又助营养吸收。
2.柔肝息风:菊花枸杞饮(杭白菊3g、熟地5g、枸杞5g)可缓解春季眼干烦躁。
3.护卫肺卫:佩戴中药防感香囊(丁香3g + 冰片3g + 高良姜2g + 桂枝5g + 佩兰5g等),通过药香达到护卫肺卫的保健目的。
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保健良方”
1.小儿推拿提正气:晨起捏脊5遍升阳气,可按揉迎香穴防过敏,点按足三里强体质。
2.药膳食疗护肠胃:把健脾消食的山楂、鸡内金等做成的饼做成动物造型,让“良药”变身趣味点心。
科学印证:
临床研究显示,坚持小儿推拿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率有所下降;使用中药香囊群体,鼻病毒携带量有所下降。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医“春生”理论与现代生长激素分泌规律高度契合——清明前后儿童生长速度较冬季提升30%,此时配合中医药干预可事半功倍。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让我们用中医药的钥匙打开儿童健康的大门。中医药的传统智慧正在以更安全、更有效的方式融入现代育儿生活。愿每个孩子都能在春天的滋养中,像小树苗般茁壮成长,让中华医药的守护,成为他们生命里最温暖的“健康保护神”。
供稿:张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