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官网!

温情守护 爱无国界


 

近日,一对巴基斯坦夫妇抱着面色苍白的孩子急匆匆走进张家村友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眼里满是焦灼孩子因为呕吐伴腹泻已经24小时滴水未进,面对陌生的医疗环境,初来乍到的外国夫妇反复重复:“Help our baby...”

当日值班的郭发刚副主任立即安慰他们,“What's wrong with your baby?”开始,经过一系列的沟通与问诊后得知孩子1岁8个月大,前天开始出现呕吐、腹泻,伴有热,最高38℃,已经24小时没有进食任何东西了,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目前精神状态正常,可以口服药物治疗,家长焦急的心算是放下了,但他们仍想进一步检查明确一下病毒感染类型,于是郭发刚联系转诊至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考虑到夫妇俩语言不通,郭发刚便陪同他们挂号、抽血、取药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是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所有检查结束时已经是晚上7时20,夫妇不停用不标准的中文说着谢谢,并合影留念。为方便沟通,他们相互加了微信。深夜时分,巴基斯坦妈妈还通过微信发来了一句“Thanks a lot, dear. You help us a lot”再次表达他们心中的谢意。

第二天孩子的状态明显好多了。郭发刚副主任的微信弹出了一条消息:“Hi, I gave him oat porridge and he is okay.”孩子喝了粥后没有呕吐了,精神状态也好多了。回想起从郭发刚接诊这对外国夫妇到孩子用药后的康复,他的沟通回复从未“迟到”。

此次张家村友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外籍友人的接诊实践,为基层医疗国际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友谊模式”:

1. 通过翻译软件、志愿者协作解决突发性语言交流障碍;

2. 细化转诊服务为“陪同挂号—专科对接—用药追踪”的标准流程;

3. 利用微信建立跨国医患联系纽带。

此次诊疗没有惊心动魄的场景,却浸润着“民相亲”的温暖“民心相通”具象为一次搀扶、一句问候、一条微信,中国基层医务工作者正用仁心仁术书写着新时代的医者精神张家村友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健康无国界,人心即桥梁